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取得突破

新民晚报 2023-07-12 12:12:55


【资料图】

11日,记者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创中心聂泽东研究员团队,在基于生理信息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心电(ECG)及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多模态融合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有望应用于糖尿病慢病管理、高风险人群评估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的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

主动血糖监测是有效减少糖尿病和延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血糖监测主要通过指尖采血或者基于电化学检测技术的植入式血糖监测设备,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疼痛、使用寿命短、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患者的依从性。因此,研发一种非侵入式、舒适便捷的无创监测技术对促进血糖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关研究表明,血糖浓度的变化会刺激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引起心电、光电容积脉搏波等生理信息的改变,同时考虑到心电、光电容积脉搏波可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获取,具有使用快捷、成本低等优势,因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心电及光电容积脉搏波多模态融合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

“该技术通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及深度学习算法,获取心电、光电容积脉搏波等生理信息的时空特征,并采用基于可变权重的算法,实现不同模态的决策融合。”聂泽东介绍,他们利用该技术获取了21名志愿者共103天的数据,经过10折交叉验证后,所提出的多模融合算法在血糖监测中的MARD值达到13.42%,一致性误差网格的A+B区>99%。

据介绍,MARD值是评价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产品准确度的核心指标,目前国际上多数以MARD<15%作为CGM上市的标准值。“该值越小,表明血糖读数越接近参考值,即血糖测量的准确度越高。”聂泽东进一步解释道,“一致性误差网格A+B区在测量点水平的比例大于99%,代表数据具有临床准确性,该值越大,说明血糖测量的准确度越高。”

据介绍,该成果为使用穿戴健康设备和家用健康设备进行无创血糖监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记者叶青)

来源:科技日报

x

热门推荐

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取得突破

2023-07

忠诚鲁蜜!球迷意外离世,泰山球迷停止助威4分钟并取消谢场互动

2023-07

全面建成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带 打造城乡共同繁荣样板区——探访老河口市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2023-07

年假逾期未休过期作废? 湖南一员工起诉要求补偿,法院判了

2023-07

电视剧全网热度榜,《我的人间烟火》排最后,第一热度高达86.54

2023-07

用古基因组数据绘制天山地区古代人类遗传图谱

2023-07

上半年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创新高

2023-07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丨《天选之都》和你共话古都前世今生

2023-07

接手恒大系牌照中通入局第三方支付

2023-07

60岁大伯人力漂流大运河:计划用两个月从北京划桨板到杭州

2023-07

推荐阅读

“双十一”期间开展集中促销活动 要切实承担起消费维权主体责任

2022-12

粤 水 电: 关于为巴楚县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公告_世界观点

2022-12

中工国际最新公告:子公司产品入选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

2022-12

深圳发布养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

2022-03

山东深耕文化资源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

安徽潜山两车相撞 已致8人死亡3人受伤

2021-12

56位残疾人士登上黄山 互利互勉共建生活希望

2021-12

山西忻州古城:一城风华延续千年历史文脉

2021-12

上海洋山海关首次在出口货运渠道查获夹带卷烟

2021-12

西藏林芝:多彩民俗活动迎接工布新年

2021-12